花月嵐在淺草店的分店,扛棒不大。
正門,要下2、3階樓梯才能進店內。
在日本吃拉麵好像都是投販賣機取票,再將票拿給店員,麵就端過來。
進入店內右手邊就是一台拉麵販賣機,使用方法跟台灣賣飲料的販賣機一樣,投錢-->按鈕-->取票-->找零。
版主選了「700日幣的黃金味噌拉麵」。
右上角的金額就是你投進去的金額。
按下按鈕,票就出來了。
這張票要拿給店員哦。
下圖那個按鈕,可按可不按,那個就是收據,版主有拿收據哦。
領收書 = 收據。
今日座位,這張圖片是日本版。
這張圖片是台南新光三越花月嵐座位上的擺設跟日本的幾乎一模一樣哦。
滿多調味料的,醬油、醋、辣粉,就是辣的調味料就有3種,辣料、辣油、豆辨醬。
桌上的告示牌:禁止吸菸。
桌上有一壺白開水。
版主的「味噌拉麵」來囉,沒有整塊的肉片,取代的是扁條狀的肉條,沒關係,精彩的應該在湯頭,喝上第一口,果然日本的味噌完全不會讓你有鹹的感覺。
麵條煮的軟硬剛好是版主愛的,不會太軟,好吃。
台灣版的拉麵,麵條的寬度幾乎是一樣的。
友人點的拉麵,有二片肉片。
另一位友人點的餐點有一碗肉燥飯和3顆煎餃,如果食量大一點很建議可以點一碗拉麵和一份肉燥飯和3顆煎餃。
3顆煎餃。
煎餃滿普通的。
牆上照片。
開放式廚房,日本拉麵好像滿喜歡採用開放式廚房。
店內一景。
用餐完畢,準備要離開時才發現有一個洗手檯,應該是讓用餐前和用餐後洗手用的,版主完全沒有使用到。
後記:
到台南要吃蚵仔煎、蝦捲、牛肉湯,那到日本就一定要吃「拉麵」,對日本拉麵的印象不外乎是「一碗要200多元」、「要站著吃」、「吃的時候要發出塑塑塑的聲音」,很開心的是可以親自去驗證這些停留在腦海裡的印象是否有落差,因此在2014年底訂了2015年3月的機票後,就開始拜訪台灣的拉麵店而且有日本血統的ex:花月嵐、丸龜製麵、一峰堂。
台南新天地的花月嵐在2014年7月版主就有吃過了,人很多、口味很重,今日拜訪了正宗日本orginal花月嵐拉麵,發現在桌上的擺設跟台灣的一模一樣,可惜的是販賣機好像沒有看到大蒜拳骨口味,因此點了也是重口味的「味噌拉麵」,喝了第一口湯發現,在日本味噌好像很難煮的難吃,不過這碗湯也沒有好喝到極致,湯沒有喝完,麵條煮的恰到好處,沒有整片的豬肉片,取代的是條狀的豬肉絲,吃完沒什麼飽足感,這是第一次跟日本拉麵的拉觸。
第一次的日本拉麵經驗呢??
- 「一碗要200多元」:
- 「要站著吃」:
- 「吃的時候要發出塑塑塑的聲音」:
Thank You For Your Reading